最近打開新聞有個很夯的話題,就是澳洲打工度假與台勞、什麼清大畢業,跑到澳洲屠宰廠去當屠夫。大致上說了這些拿了高學歷證書,畢業之後求職,在台灣薪資實在無法負擔生活費,更別提有些還有助學貸款,就算是有夢最美,別說存錢了,連基本開銷都吃緊的狀況下,如何談夢想?

這個新聞我直覺想法,就是普羅大眾的心中都有一把尺,去衡量每個人的"階層"

學歷是階層、職業是階層、薪水多寡是階層。台成清交在台灣普遍大學中算屬於"高"階層的,因此來做屠夫這種大家認定屬於"低"階層工作,在大家心中的尺是無法畫上等號。雖說職業無貴賤之分,去當屠夫又怎了?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在士農工商這樣傳統教育體系下,潛意識還是認為會讀書是優秀的、高尚的,怎麼跑去當屠夫呢?

 

台灣的薪水結構的確是偏低,世界是殘酷現實的,階層的存在是事實。如果可以上天堂,誰要去地獄? 

今天分成幾個等級,有人真的是家裡沒有經濟負擔,所以他們是真的去渡假,有機會就去"打工",是體驗人生。因為上輩子燒好香,生來就是準備當家裡事業的接班人,所以先體驗一下什麼是基層工作、勞動工作,這都只是短暫的過渡時期。

另一種是因為台灣這裡薪水低,所以遠渡重洋去賺取高薪的工作,此高薪並非真正高薪,純粹是比台灣求職的薪水高而已,但最終也是會回來,也是過渡時期...  兩種人,卻有不一樣的心情...

 

台勞時代其實早就到了,只是大家不願意承認。尤其是傳統產業到大陸設廠,需要台灣幹部去大陸工廠做管理工作,薪水比台灣高。(廢話!台灣沒有工廠了,沒有舞台了,不然要擺路邊攤嗎?)

一堆什麼廠長、經理跟著老闆到對岸打拼,大家同住在宿舍裡面,平均兩三個月回台灣休假七天。這個不是台勞,這是什麼?  

 

再說,我們優勢到底是什麼? 前有made in China用價格在跟我們競爭,後面有阿里郎技術跟行銷都緊跟在後,且談到數學跟電腦,也都沒有印度阿三厲害。更別說有武士精神的日本人了。

那我們的語言有很厲害嗎?英文有幾個比菲律賓人或是新加坡人厲害?就算學校推廣考多益,說穿了只是會考試的機器。 

我們推動本土精神,把小學台語課本給正港的台灣人看,唸不出來的有一大堆,包括我!我自己台語不敢說多厲害,起碼俚語八成我都聽得懂,但看到課本,我內心都要飆罵髒話了,這是甚麼鳥台語啊...

 

之前有不少應屆畢業生來面試,他們要求的薪水至少要三萬,公司其實不是給不起,但是我很想問他的問題是,請問你能創造多少利潤?

該改變的是觀念,不是該念哪個學校、做什麼工作...而是自身的價值。

 

台勞時代早來到,只是政府不願意承認的真相罷了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澳洲 打工度假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yce 喬依斯 的頭像
    Joyce 喬依斯

    喬依斯Ms.914 分享生活點滴

    Joyce 喬依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