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入國際貿易工作想想已經有十年了 (時間過得好快!!)
現在想想我應該好好把國貿有趣的經驗記錄下來
也將自己這幾年的經驗分享給大家
一方面也是替自己做工作紀錄,一方面也希望跟同行做交流
有許多不足的地方,還希望多多海涵~
首先先來說參展的部分好了,這也是許多國貿新手所嚮往的部分~
先說我自己好了!! 我是經過了八年抗戰後,才有機會出國參展
先給一個正確的心理建設,有機會去參展,是"運氣"好!
並非自己能力不足還是怎樣,很多事情的確是有運氣的,有努力才是最重要的
但有了機會參展更要好好把我機會發揮你的功能,
也就是盡可能透過展覽找到客戶接到訂單,
這樣就不枉費公司花錢栽培,而且你也會有更大的成就感
再決定報名展覽之前,通常會先研究一下這個展覽,有幾個因素
第一、地點
探討這個國家是否是我們的主打市場?
如果是在國內的展覽,就研究往年展覽來的客戶是來自那些國家
通常也會上外貿協會網站去找該國家的相關產業發展如何?
第二、特性
是否是知名的大展,因為這些展通常都是已經舉辦數十年,
有基本的採購商固定會去看展 像是: 全美五金展、德國法蘭克福或是科隆展
大多數客戶也都不陌生,所以大多數台灣中小企業也都會報名參加
就算是沒有參展,也可以藉此展覽順便去拜訪客戶~
第三、主辦單位
招攬報名展覽的主辦單位,有些公司行號自行與參展公司報名
像是德國法蘭克福展就透過 messe frankfurt 公司
台灣有許多展覽有其他家在招攬,例如外貿協會、中經社、開國、展昭等等
如果透過外貿協會,我個人是覺得位置比較遠一點
但是畢竟國家資源比較多,也有補助,所以費用上可以便宜一點
另外也有做一些文宣在展覽會場,多少有曝光
所以最後可以跟主管商量最後選擇是透過甚麼方式來做報名
總之在報名展覽之前,這些資料越詳細越好
因為如果報名後,這些資料也可以做為我們行銷使用的data..
by 喬依斯